新闻中心

医疗信息

新闻中心医疗信息详细

科室动态 | 长时程、大手术,看麻醉科如何保驾护航

发布时间:2022-06-19本文来源: 麻醉科

“诶!这手术病人这么快就苏醒啦!!

这个惊叹来自我院外一科医生。一位76岁老年女性患者,在全麻下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手术,手术中患者一直保持头低脚高25度和截石位体位,加上这位患者病情复杂、手术难度大,历时5个多小时。在主刀医生做完手术、贴好创口敷料的一刻,病人苏醒过来,并马上开口询问医生手术做得怎么样。咬字清楚、说话流畅,一点儿不像经历长时间麻醉后患者的表现,这才有了医生的那句惊叹!


为什么会这么神奇?

来,这就揭晓答案:


这源于我院麻醉科的两项特色技术——无创心输出量监测(ICON)和无创麻醉深度监测(BIS)。

ICON:连续监测心输出量、心功能、心脏前后负荷、外周阻力、组织输氧量等流动力学状态的工具

BIS:连续监测全身麻醉深度的工具

它们的联合使用,为麻醉提供了以下三项参考:

一是为麻醉中需要体液管理的的手术提供了实时监护的管理技术;

二是为选择合适麻醉药和剂量避免对心肌抑制;

三是为快速苏醒提供血流动力学参考。

通俗得讲,如果把手术麻醉中的病人安全比喻成一架必须安全返航的飞机,飞机起飞、平稳飞行、降落,都需要有一套精密的导航系统,这两项技术在是导航系统中起这非常关键的作用,比如:

手术中血液丢失后输液的量够不够?

麻醉药物用得过多、过少、还是刚刚合适?

手术中突发血压下降而不知道原因,是强心、补液、还是缩血管...

这些问题可以依靠它们准确量化指导我们用药。

当然,麻醉远没有这么简单,据麻醉科主任鄢庆林介绍,麻醉本身是一个系统性学科,我院麻醉科本着“安全、有效”的原则,不断同步国内先进麻醉理念,逐渐从经验性操作、用药,向科学、精准的方向转变,预示着不但手术的安全性有保障,而且手术创伤对患者的影响可以通过麻醉的调节缩小到最低。

麻醉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我们一直在前进!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