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园地

护理园地健康体检详细

科普知识 | “三伏天”如何预防“心理中暑”?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2-08-14本文来源: 内一科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从气象台预报图可以看出全国多地将会进入持续高温模式。在这样高温模式下除了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以外,是不是情绪也特别容易“上火”?如果是,那你得小心了,这很可能是“心理中暑”!

“心理中暑”学名叫夏季情感障碍综合征,是指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气象条件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就明显增强,人容易情绪失控,频繁发生摩擦或争执的现象。中暑的人中有许多与不良情绪有关,在心理学上被称作“夏季情感障碍”。现代人生活节奏快,承受着更多来自生活、工作中的压力,炎炎夏日很容易出现心理中暑,症状主要表现为失眠、莫名其妙烦躁、疲惫无力、胸闷、食欲减退。同时记忆力衰退,难以静下心来思考问题,莫名出现头痛、胸闷、心跳加速、焦虑等症状。它对身心健康十分有害,尤其是对于某些疾病的患者来说,一旦受到不良刺激,常会使病情加重。但我们可以通过采取一些办法,预防“心理中暑。”

“静心”

天气炎热,我们尽量保持淡泊宁静的心境。不要生闷气,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学会情绪转移,感到心烦意乱时,我们可以运用冥想疗法来调节自我。冥想疗法主要是运用意识的想像力,调动生物信息场,调节身体阴阳,增强体质,祛除疾病。例如:想想一片绿林、一片蓝天等,配合深而缓慢的呼吸平静一下心情。

要保证睡眠

情绪与睡眠亦密切相关。睡眠不足,心情会变得急躁。经常作息颠倒或长期熬夜的人,通常情绪也不稳定。合理的睡眠应该是每晚7~9小时,这是睡眠质量的保证。成年人入睡后,首先是脑垂体增加分泌生长激素,促使细胞新陈代谢,使体力得到恢复,储存体能。这一过程大约需要80~90分钟,属于“身体的睡眠”阶段。科学睡眠时间是22点~22点30分,半小时或一小时进入深度睡眠,而且午夜到凌晨3点是人体自然进入深度睡眠的最佳时间,这样才能保证第二天工作精神百倍。

要注意养气

日常生活应保持不急不缓、心平气和的状态。日常生活中,行住坐卧都要保持不急不缓的动作,让呼吸均匀有序,“气”自然就会“和”。“气”顺了,转化为足够的能量,身心舒展放松,“心”自然就平静了。

要合理饮食

食物在一定程度影响人的情绪,因为食物中富含大脑所需要的特殊营养成分,它们可以使你保持思维敏捷,情绪稳定,食物不能立刻使你处于最佳状态,但它们有助于改善你的情绪。胡萝卜、芒果、木瓜、地瓜、南瓜等含大量胡萝卜素及其他植物化学物质的蔬果,有助于抗氧化,增强皮肤抵抗力。适当进食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建议每天吃2—3份水果。

要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

因为夏季热,一般人会晚睡,加上夏季夜本来就短,天五点多就发亮了,所以睡眠不充足,就容易白天精神倦怠,影响工作和生活热情。所以一定按时作息,保持足够的休息时间。

简中医内一科门诊

周一至周日均可开展心理CT测评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