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详细

骨放线菌病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西北部农村,年龄在11~30岁的人
  • 典型症状:牙疼 发烧 肉芽肿 软组织肿胀
  骨放线菌病(actinomycosis of bone)是一种深部的霉菌病,少见,本病在我国西北部偶见。以农村病人为多。发病的年龄最多在11~30岁,该病系产生多处窦道肉芽肿性疾患。从窦道排出带有ldquo;硫磺色颗粒rdquo;的脓性液为其特点。牛、马也可患此病。
典型症状:牙疼 发烧 肉芽肿 软组织肿胀

一、症状

患者可有全身感染性症状,如发烧,不适,贫血等。但主要是局部炎症表现。累及下颌骨时,初起多有牙痛,继之齿槽肿胀,牙松动,伴有轻度的疼痛,颊部软组织肿胀,下颌骨增厚,炎性肉芽肿块可软化破溃流出由菌落组成的黄色的“硫磺颗粒”脓液,形成多数瘘管,愈合后形成不规则韧性疤痕。上颌骨的损害可扩展至颅内、脑膜及脑。颌骨以下病变可扩展到颈胸部,向后扩展可达颈椎。而胸部病变可侵犯肋骨及胸椎,回盲部病变可侵犯骨盆及腰椎。

若椎体受累病变可沿前纵韧带向上、下扩展至多个椎体受侵。破坏过程可向侧后方椎弓,横突,肋骨颈及头,再延至棘突全遭破坏。但椎间盘多保持完整。此时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也不重,仅有轻度的疼痛及压痛,脊柱活动轻度受限。

二、诊断

本病在诊断上并不困难,面颈部下颌骨的病变较特殊。临床上化脓性慢性肉芽肿块,继之破溃,流出带有黄色“硫磺颗粒”的脓液,并形成多数瘘管的特征,有助于诊断。椎体受侵犯后的临床表现与椎体及附件的X线改变也具有其特点。

一、病因

放线菌是丝状霉菌,常呈放射状排列,存在土壤中,种类较多,使人致病的是牛型放线菌,该菌革兰氏染色阳性,有厌氧特性,在正常人的口腔中,龋齿及扁桃体隐窝中均可发现放线菌菌丝,其形态与致病菌相同,除牛型外已找到五种类型,其致病菌多在组织粘膜缺氧及抵抗力减低的状况下(常见拔牙或炎症后),生长及蔓延,从口腔粘膜进入下颌角及颈部,也可由呼吸道侵入肺部造成肺部的病变,由消化道侵入回盲部,放线菌多沿结缔组织直接向周围组织侵犯,很少经血循传播,决不经淋巴系统扩散为其特性,病变扩展可累及骨骼,骨病变大多为继发性的。

早期治疗是本病的一个关键,故应注意早期的发现与诊断,其次,要注意口腔卫生,防止感染。如拔牙后应及时用抗生素等,对预防放线菌的发生也有积极的意义。

在鉴别诊断上,本病应特别注意与骨慢性炎症和骨结核相区别。

1、慢性炎症常有急性炎症的病史,破溃流脓,死骨形成。脓液无黄色颗粒。

2、脊椎结核有多椎间盘的破坏,受累的椎体少,横突和肋骨头常不受破坏,寒性脓肿中无黄色颗粒,脊柱常伴后突畸形。当然对本病的确诊是在硫磺颗粒中找到排列呈放射状菌丝最有说服力。

另外,要病还需与全身感染性疾病相鉴别,X线和病原体检查可资鉴别。

1、骨放线菌病食疗方:

1、芫花15克,鸡蛋3枚,同煮至蛋熟,去汤食蛋。每日1次,空腹服食;

2、黄精枸杞子蒸鹌鹑:黄精、枸杞子各10克,鹌鹑1对,调味品适量。将鹌鹑置水中闷死,去毛杂,纳二药于腹中,置碗中,加鸡清汤及葱、姜、椒、盐、料酒,味精各适量,盖严,上笼蒸熟服食,每日1剂。

3、杞膝骨头汤:枸杞子30克,牛膝15克,猪脊椎骨500克,调味品适量。将二药择净,猪脊骨洗净,剁块,与诸药同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文火煮沸后,加入葱、姜、盐、料

颌面部放线菌病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