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详细

棉子中毒

  • 挂号科室:肿瘤科(新区)
  • 发病部位:全身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肝脏肿大 胃肠道出血 心动过缓 惊厥 血压下降
  棉子含棉子色素腺体,以棉子酚类色素为主,可引起神经、血液、肝、肾等脏器组织细胞的损害。误服棉子、棉子饼、大量或长期食用未加精制的棉子油(内含棉酚高于国家标准多倍)均可致棉酚中毒(gossypolpoisoning),患者多见于产棉区。
典型症状:肝脏肿大 胃肠道出血 心动过缓 惊厥 血压下降

一、症状

急性中毒一般于食后2~4天发病,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昏,头痛,腹胀,便秘,腹痛,四肢麻木,嗜睡,烦躁,昏迷,惊厥,肝脏肿大,出现黄疸,胃肠道出血,以及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甚至发生呼吸,循环衰竭而死,若在夏季进食大量本品,部分患者可出现高热,皮肤发红,有烧灼感和瘙痒。

一、发病原因

本病是因食用未经妥善处理的粗制棉子油或榨油后的棉饼粕等所致。

二、发病机制

棉子中所含棉酚系一种血液毒和细胞原浆毒,对心血管、肝、肾、神经等均具毒性,还影响性腺和生殖细胞。实验用大鼠口服醋酸棉酚(每次10mg/kg,每周6次),连续半年可引起近曲小管与远曲小管性磷酸酶增强,并可致肾远曲小管酸化功能减退.据研究,棉酚可能作用于细胞膜上的Na-K-ATP酶,抑制Na-K泵的活性,从而首先使细胞内缺钾 ,随着钾从肾丢失 ,血清钾亦相继下降。食用粗制棉子油可致中毒,出现 以低钾血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系列症状。

应宣传棉子有毒,不能食。粗制棉子油需经加碱处理后才能食用,棉子饼经过暴晒三次或发酵后才可做动物饲料。市售的棉子油和棉子饼中的游离棉酚应在0.02%以下,不可超过0.05%。

与其他事物中毒鉴别。

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休克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