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详细

烧伤后急性肾功能衰竭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全身,肾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
  • 典型症状:多尿 无尿 少尿 四肢麻木 表情淡漠
  烧伤后低血容量性休克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休克时入球动脉血压降低或血清钠减少,刺激肾球旁装置,产生大量肾毒、血管紧张素Ⅱ,使肾血管收缩,肾脏缺血缺氧,肾小球虑过率降低,出现少尿甚至无尿。
典型症状:多尿 无尿 少尿 四肢麻木 表情淡漠

一、症状:

肾功能衰竭主要是一个尿量的改变,按其病程的演变可以分为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三个阶段。对本病的诊断主要有以下几点:

1、少尿

补足血容量及水分后仍少尿,少尿应鉴别肾前性及肾后性。

2、尿比重低

固定在1.010~1.018,尿沉渣有粒管型、上皮细胞碎片、红细胞和白细胞。

3、氮质血症

尿尿素氮/血尿素氮<14∶1,尿肌酐/血肌酐<10∶1,血尿素氮/血肌酐<10∶1

4、自由水清除率的测定

自由水清除率正常值是负值,越接近零值,说明肾功能损害越严重。自由水清除率比血液化学测定(BUN,Cr)敏感,有助于早期诊断。

5、滤过钠排泄分数FENa

肾功不全为功能性改变时,肾小管能大量地重吸收钠离子,FENa减少;而肾小管器质性改变时,对钠离子的重吸收能力明显下降,FENa增大,因而可通过FENa来推测肾小管对钠重吸入的能力,从而判断肾功不全的性质和程度。

二、诊断

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一般多可诊断。

一、病因:

1、休克

烧伤后低血容量性休克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休克时入球动脉血压降低或血清钠减少,刺激肾球旁装置,产生大量肾毒、血管紧张素Ⅱ,使肾血管收缩,肾脏缺血缺氧,肾小球虑过率降低,出现少尿甚至无尿。

2、毒性物质

严重的深度烧伤及败血症时产生有毒物质,包括游离的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菌毒素均可直接或单位地加重肾损害。

3、抗生素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多粘菌素B、磺胺类药物对肾脏有霉性反应。

4、其他原因

严重腹泻、热风疗法及应激性糖尿病等原因造成的脱水未及时纠正。休克期血容量补足前大剂量应用血管收缩剂或利尿可预发肾功不全。老年病人及伤前有肾脏病患者容量发生肾衰。

一、预防:

烧伤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死率较高,预防的重点在于防止并发症的产生:

1.注意高危因素 感染是本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应严格监查并采取预防感染的措施。

2.积极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及时正确的抗休克治疗,防止有效血容量不足,解除肾血管收缩,可避免肾性ARF发生。

3.对严重软组织挤压伤及误输异型血,在处理原发病同时用碳酸氢钠溶液250ml碱化尿液,并应用甘露醇利尿防止血红蛋白、肌红蛋白阻塞肾小管或其他肾毒素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

4.在进行影响肾血流的手术前,应扩充血容量,术中及术后应用甘露醇或呋塞米(速尿),以保护肾功能。甘露醇用量不宜超过100g。呋塞米1-3g/d,可使少尿型ARF转变为非少尿型。多巴胺0.5~2ug/(kg・min)可使肾血管扩张,以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

5.出现少尿时可应用补液试验,既能鉴别肾前性和肾性ARF,又可能预防肾前性ARF发展为肾性ARF。

一、鉴别:

1、肾前性与肾性 为避免治疗失误,必须鉴别肾前性和肾性肾衰。

2.肾后性与肾性 X线腹部平片、B型超声、肾图可检查有无先天畸形或梗阻积水。疑有肾实质病变者,必要时可作肾活检。

3.非少尿型急性肾衰 约10%~30%患儿为非少尿型急性肾衰,病因多为氨基苷类药物中毒,创伤或烧伤后,宜定期监测血液生化改变。

一、食疗方:

少尿期既要限制食人量,又要适当补充营养,给予低容量、低趴低钠、高热量、高维生素及适量蛋白质。多尿期2-3天后应给予高蛋白,充足的热量,丰富的维生素,钠钾及水分。不食辛辣、肥甘和刺激食物。避免食用和接触对肾脏有毒害的药物或毒物。

尿毒症,应激性溃疡,低钠血症,代谢性酸中毒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