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详细

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外伤性硬脑膜下水瘤)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颅脑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恶心与呕吐 视乳头水肿 颅内压增高
  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是因颅脑损伤时,脑组织在颅腔内强烈移动,致使蛛网膜被撕破,脑脊液经裂孔流至硬脑膜下与蛛网膜之间的硬脑膜下间隙聚集而成。发生率为颅脑损伤的1.16%,约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10%左右。
典型症状:恶心与呕吐 视乳头水肿 颅内压增高

一、症状:

硬脑膜下积液的临床表现酷似硬脑膜下血肿,亦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之分,术前难以区别。其临床特征为轻型或中型闭合性头伤,脑原发性损伤往往较轻,伤后有逐渐加重的头疼、呕吐和视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病程发展多为亚急性或慢性,偶尔可呈急性过程。严重时亦可导致颞叶钩回疝,约有30.4%的病人出现单侧瞳孔散大,约半数有意识进行性恶化及锥体束征阳性。硬脑膜下积液量一般为50~60ml,多者可达150ml。其性状,急性者多为血性脑脊液,稍久则转呈黄色清亮液体,蛋白含量稍高于正常。

临床特征为轻型或中型闭合性头伤,脑原发性损伤往往较轻,伤后有逐渐加重的头疼、呕吐和视盘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病程发展多为亚急性或慢性,偶尔可呈急性过程。严重时亦可导致颞叶钩回疝,约有30.4%的病人出现单侧瞳孔散大,约半数有意识进行性恶化及锥体束征阳性。硬脑膜下积液量一般为50~60ml,多者可达150ml。其性状,急性者多为血性脑脊液,稍久则转呈黄色清亮液体,蛋白含量稍高于正常。

二、诊断:

根据轻度头外伤后继而出现的颅内压增高及脑受压征象及脑CT扫描或MRI的特征性表现,一般都能做出定位、定性诊断。

一、发病原因

一般认为头外伤时,脑在颅内移动,造成脑池或脑表面的蛛网膜破裂并形成一个活瓣所致。一般为50~60ml,多者在100ml以上。临床上根据出现症状的不同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

二、发病机制

1、头部着力时脑在颅腔内移动,造成脑表面、视交叉池或外侧裂池等处蛛网膜撕裂,形成单向活瓣,脑脊液经瓣状的蛛网膜破口进入硬脑膜下腔,而不能回流,当病人咳嗽或用力时,继续有脑脊液进入腔内,经数小时、数日或数周,硬脑膜下腔即可有大量液体积聚。

2、颅脑外伤后破坏了血脑屏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浆成分大量渗出形成积液聚积硬脑膜内腔。

3、积液内蛋白含量升高,渗透压亦升高,将周围脑组织水分和蛛网膜下腔水分渗入积液内,积液不断增大而形成。

4、外伤后引起颅内压平衡失调,脑脊液向压力减低区聚积,同时蛛网膜撕裂损伤形成硬脑膜内积液。

一、预防:

1、本病为外伤性疾病,注意安全,小心开车,保持家居环境明亮,小心走路,看牢小孩子,避免外伤。

2.硬脑膜下积液病人,原发性脑损伤一般较轻,如果处理及时合理,效果较好,若脑原发性损伤严重及/或伴有颅内血肿者,则预后较差,死亡率可达9.7%~12.5%。

一、鉴别:

采用CT扫描,也可能与等密度或低密度的硬膜下血肿相混淆。不过在MRI图像上积液的信号与脑脊液相近,而血肿信号较强,特别是T2加权像时,血肿均呈高强信号,可资鉴别。

一、食疗方:

根据不同的症状,有不同情况的饮食要求,具体询问医生,针对具体的病症制定不同的饮食标准。

脑外伤,脑外伤伴发的精神障碍,闭合性脑外伤,脑出血,老年性慢性硬膜下血肿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