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详细

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恶性血管内皮瘤,血管肉瘤,恶性淋巴血管肉瘤)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血液血管,淋巴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20岁以下青年或较大的儿童,也见于60以上的老年人
  • 典型症状:内出血 水肿 瘀斑 结节
  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malignant angioendothelioma)又称血管肉瘤。血管肉瘤为一罕见的恶性内皮细胞瘤,发生于皮肤、软组织、乳腺、骨、肝和其他内脏。皮肤血管肉瘤为最常见型血管肉瘤。
典型症状:内出血 水肿 瘀斑 结节

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症状诊断

  一、症状:

  临床上主要可分3型:

1.老年人头面部血管肉瘤(angiosarcoma of the scalp and face of elderly):最常见,男多于女,皮损发生于老年人的头和颈部。开始为界限不清的淡蓝色斑,可能误诊为瘀斑。但瘀斑周围有红色环,卫星状结节,肿瘤内出血,以及皮损轻微外伤后倾向自发性出血为鉴别特点。肿瘤进行性非对称性扩大,并发展为硬结性淡蓝色结节和斑块,发生于头面部者,眼睑可发生明显水肿。

2.淋巴水肿性血管肉瘤(angiosarcoma in lymphedema):血管肉瘤发生在慢性淋巴水肿部,如发生在乳腺癌根治术后的上臂部,即所谓Stwart Treves综合征,一般发生于手术后11~12年,估计约0.45%患者发病。皮损为水肿部位出现一个或多个瘀斑,迅速发展为淡蓝色至紫红色结节,易形成溃疡,并向肢体近侧或远侧端扩散。预后一般不良。5年存活率为6%~14%,平均存活19~31个月。肺转移为常见的死因。

3.放疗后血管肉瘤(angiosarcoma after radiation therapy):罕见,肿瘤发生在以前作过放射治疗的部位。如放射治疗为良性疾病,则放射治疗和发生血管肉瘤的平均间期为23年,但如治疗的疾病为恶性疾病,则放射治疗到发生血管瘤的间期可缩短12年。本病预后不良,诊断后平均存活时间为6个月~2年。

  二、诊断:

1.根据临床分型,皮损特点,结合组织病理即可诊断。

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1.病因尚不明。

二、发病机制:

1.发病机制还不清楚。

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预防

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

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鉴别诊断

瘀斑周围有红色环,卫星状结节,肿瘤内出血,以及皮损轻微外伤后倾向自发性出血为鉴别特点。

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饮食保健

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

充血性心力衰竭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