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详细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的MI,非ST段抬高心肌梗塞,非透壁性心肌梗死,无Q波心肌梗死,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 挂号科室:中医内科(新区)
  • 发病部位:血液血管,心脏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原有心血管疾病病患者
  • 典型症状:胸痛 胸闷 血清酶学改变
  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的MI和ST段抬高的Q波MI统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
典型症状:胸痛 胸闷 血清酶学改变

  一、症状

与ST段抬高的MI相比,非ST段抬高心梗有以下临床特点:

1.非ST段抬高的MI有MI史和既往心绞痛症状者较ST段抬高的MI多见。

2.AMI的并发症多见于ST段抬高的MI,较少见于非ST段抬高的MI。

3.非ST段抬高的MI的梗死范围小于ST段抬高的MI。

4.非ST段抬高的MI的梗死延展明显多于ST段抬高的MI。

5.梗死性心包炎多见于ST段抬高的MI,少见于非ST段抬高的MI。

6.非ST段抬高的MI的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显著高于ST段抬高的MI,有报道,前者为35%~50%,后者为18%~30%。

7.非ST段抬高的MI出院前运动试验阳性较ST段抬高的MI高2倍。

这些特点均提示:非ST段抬高的MI常有残余的濒危心肌存在。

  二、诊断

非ST段抬高的MI的诊断标准如下:①ST-T的动态衍变持续时间较长,往往超过24h(一过性心肌缺血发作的ST-T改变常在数小时恢复)。②胸痛持续至少半小时以上,符合心梗的胸痛特点。③血清酶学的改变符合心梗的变化规律和(或)血清肌钙蛋白T或I升高≥正常值的2倍以上。如有①或②和③两条即可诊断为非ST段抬高的心梗。

一、发病原因

大多数的心肌梗死是实际上由于原有轻度或中度狭窄病变的冠状动脉血流闭塞所造成。不稳定心绞痛、非ST段抬高的MI和ST段抬高的Q波M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是斑块破裂。斑块破裂的动态变化过程可以发展到血栓使冠状动脉完全闭合,在心电图上的典型表现为ST段抬高,最终发展到冠状动脉相关的心室壁完全或几乎完全坏死(所谓透壁心梗,在心电图上常有Q 波产生)。使管腔不完全闭塞的血栓产生不稳定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的MI。这两者在心电图上的典型表现为ST段压低和T 波倒置。如果在20min时间里,由于血小板激活而释放的血栓素A2和血清素所引起的一过性血管痉挛减轻,或者异常冠状动脉内的血栓自发性溶解,前向血流就能恢复,因此没有坏死的组织学表现,也没有心肌坏死的生物化学标志物以及相应的心电图持续改变,而发展成不稳定心绞痛。比产生不稳定性心绞痛更长更严重的斑块破裂发作的典型结果是坏死的生物化学标记物(肌钙蛋白T或I)释放,但是坏死扩展的表现类型比ST段抬高的心梗较轻。当察觉到心肌坏死的临床证据时,即可诊断为非ST段抬高的心梗(心电图上常无病理性Q波)。

二、发病机制

非ST段抬高的MI比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患病动脉的不完全阻塞更严重、时间更长久,造成心肌血流暂时减少而致MI。非ST段抬高的MI与ST段抬高的MI相比,前者缺血区的血流常在发病后几分钟到几小时内就重建了,这是由于:完全阻塞的血栓早期溶解;原有的斑块破裂较快痊愈;血管痉挛缓解;在完全阻塞时有广泛的侧支循环;血栓总负荷较低,因而前向血流从未消失。这些机制均使心肌坏死较早停止而限制了梗死的发展。可以认为非ST段抬高的心梗是介于ST段抬高的心梗和不稳定心绞痛的中间状态。非ST段抬高的心梗的心肌坏死在性质上常常表现为较少的心肌坏死部位融合,更多地集中在心肌壁的内1/3,因为血流恢复和(或)已形成的侧支循环可以防止坏死区跨越整个心室壁厚度。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预防

一级预防措施

冠心病的一级预防措施包括两种情况:

(1)健康教育:

对整个人群进行健康知识教育提高公民的自我保健意识避免或改变不良习惯如戒烟注意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心理平衡等从而减少冠心病的发生

(2)控制高危因素:

针对冠心病的高危人群如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吸烟以及有家族史等情况给予积极处理当然这些危险因素中有些是可以控制的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吸烟少活动的生活方式等;而有些是无法改变的如冠心病家族史年龄性别等处理方法包括选用适当药物持续控制血压纠正血脂代谢异常戒烟限酒适当体力活动控制体重控制糖尿病等。

二级预防措施

冠心病患者的二级预防内容也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包含了一级预防的内容也即要控制好各种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第二方面采用已经验证过有效的药物预防冠心病的复发和病情加重目前已肯定有预防作用的药物有:

(1)抗血小板药:

已有多项临床试验结果证实了阿司匹林可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和再梗死率急性心肌梗死后应用阿司匹林可使再梗死率下降大约25%;如有阿司匹林不能耐受或过敏者可选用氯吡格雷

(2)β受体阻滞药:

只要无禁忌证(如重度心力衰竭严重心动过缓或呼吸系统疾病等)冠心病患者均应使用β受体阻滞药尤其在发生过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后;有资料显示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药可使病死率和再梗死率降低20%~25%可采用的药物有美托洛尔普奈洛尔噻吗洛尔等

(3)ACEI:

多应用于伴有左心室功能严重受损或心力衰竭者已有许多临床试验(如SAVEAIRESMILE以及TRACE等)结果证实了ACEI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后的病死率;因此急性心肌梗死后射血分数<40%或室壁运动指数≤1.2且无禁忌证的患者均应使用ACEI常用的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和福辛普利等

(4)他汀类降脂药:

从4SCARE以及新近的HPS等研究的结果显示出冠心病患者的长期调脂治疗不但使总病死率降低生存率提高;而且需要行冠脉介入治疗或CABG的患者数量减少这得益于他汀类药物降脂作用以外的改善内皮功能抗炎作用影响平滑肌细胞增殖以及干扰血小板聚集凝血纤溶过程等功能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以及阿托伐他汀等均有此作用

另外针对冠状动脉造影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轻度狭窄性病变而临床上尚未出现缺血症状者尽管还不能明确诊断为冠心病但应视为冠心病的高危人群给予积极预防也可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长期服用并祛除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危险因素。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鉴别

在心电图上尚未出现病理性Q波时,极易与冠状动脉功能不全的心电图改变混淆,都会在心电图上出现ST段的压低或抬高,并均有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等改变,在临床上发病初期往往难以鉴别。但如果进行动态观察,并全面综合分析,可发现急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的心电图改变为一过性,而非ST段抬高的心梗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则有持续演变,结合临床症状和酶学动态演变通常可做出诊断。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食疗方

(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咨询医生)

1、鸡腿肉150克,人参15克,麦冬25克。将洗好去皮的鸡腿肉和适量冷水同时人锅,在文火中煨开10分钟后,下人洁净的药物,直煨至肉烂,加入少量盐,味精,食用。

2、柠檬1个,马蹄10个。上二味水煎,可食可饮,常服有效。

3、兔肉500克,山楂5枚,食盐8克,姜、葱、料酒各10克,糖色5克、味精3克。将兔肉洗净切块,放人砂锅内与山楂同煮烂。人食盐、姜、葱、料酒、糖、味精调味服用。

4、黑木耳15克,猪腿肉50克,豆腐2块,植物油、细盐、黄酒、酱油、米醋、蒜泥、豆瓣辣酱、花椒、辣油、味精适量。

5、嫩公鸡250克,料酒10克,芹菜75克,酱油、冬笋各10克,精盐适量,辣椒20克,味精少许,瘦肉汤30克,生姜0.5克,白糖0.4克,醋0.3克,豆瓣酱0.25克,团粉O.30克,植物油20克。将辣椒剁碎,芹菜切成段,姜剁成细末,冬笋切成细条;将团粉加水12毫克,兑成湿团粉;把鸡肉切成小方块,和一半湿团粉、酱油、料酒、盐等在碗里拌匀;另一半湿团粉、白糖、味精、高汤及部分酱油调和成团粉块;用热油锅,先煽鸡块,煽到鸡肉变白色,水分将干时,放进冬笋、豆瓣酱、姜等,用快火急炒,然后加放切好的芹菜,略炒一会,倒人调好的粉块,随炒随搅,等粉块熟时即成。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吃什么对身体好?

1、 清淡饮食:选择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少量多餐为主;可食用的有鱼类、鸡蛋清、瘦肉末、嫩碎蔬菜及水果;主食用面条、面片、馄饨、面包、米粉、粥等;

2、 补充矿物质:注意钾钠平衡,适当增加镁的摄入量;

3、 多吃有帮助的天然饕草,如黑萝卜、假叶树、白屈菜、蒲公英、茴香、银杏(白果)、山楂果、蛇麻草、木贼、爱尔兰苔、山梗菜、香芹、红苜蓿、玫瑰实等。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最好别吃什么食物?

1、 饮食需注意的是尽量减少维生素D的摄取。勿由高脂的乳品中获取维生素D,这类食品易促成动脉堵塞;

2、 勿喝酒及咖啡,勿食红肉、精致调味品;

3、避免过冷、过热、过粘的食物。

急性心包炎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