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详细

糖尿病并发泌尿系感染

  • 挂号科室:肾内科(新区)
  • 发病部位:免疫系统,盆腔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糖尿病患者多发
  • 典型症状:无症状性菌尿 高渗性昏迷
  泌尿系感染在糖尿病所合并的感染性疾病中发病率高居第二,仅次于肺部,其发病率在糖尿病患者中高达16%―35%。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源膀胱及肾小球硬化,常并发泌尿系感染,若不及时治疗最终可导致肾功能损害。
典型症状:无症状性菌尿 高渗性昏迷

糖尿病并发泌尿系感染症状诊断

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者,多为膀胱炎和肾盂肾炎,女性多于男性。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革兰阴性菌,其次为真菌。糖尿病泌尿系感染临床上约10%~20%的患者表现为无症状的菌尿,尿路刺激症状不明显,没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但经尿液的化验检查,尿中细菌数大于105/毫升。

无症状的糖尿病患者是容易被忽视的人群,感染不能及时发现,致使炎症长时间存在,可导致慢性肾脏损害,同时可能使糖尿病病情进一步加重,甚至引起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和感染性休克甚至导致死亡。

应积极进行尿常规检查、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和药敏试验以明确诊断。

糖尿病并发泌尿系感染疾病病因

(1)血糖处于较高水平,控制不良的患者。由于这些糖尿病患者血和尿中葡萄糖含量较高,而葡萄糖是细菌的主要营养物质,为细菌的繁衍提供了绝好的环境。糖尿病患者的白细胞功能降低,白细胞吞噬功能、趋化功能、游走功能及杀菌功能均低于正常人,较正常人更容易受细菌的感染。

(2)糖尿病病程相对较长且高龄段人群。老年女性雌、孕激素水平下降,使女性泌尿生殖道pH值降低,泌尿道黏膜变薄,易发生尿路感染;老年男性前列腺病包括前列腺增生、细菌性前列腺炎明显增多,致尿液引流不畅,残余尿增多,细菌易逆行进入膀胱而致病。病程较长的患者由于出现植物神经病变、形成糖尿病性神经性膀胱,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可在 90%以上。而且,患者病情继续发展,自己排尿困难,往往需要反复导尿,这些操作会进一步加重感染的发生。

(3)女性患者尿道的生理及解剖特点特殊(尿道短而宽),较男性更易发生尿路感染。

(4)合并糖尿病肾病者。糖尿病肾病患者较合并其他并发症者更易发生尿路感染,可能是由于蛋白从尿中排出,使血清蛋白水平降低,抵抗力下降,部分患者肾功能受损,尿量减少,通过排尿对细菌的冲刷作用减弱有关。

糖尿病并发泌尿系感染预防

糖尿病患者应该尽量提高身体抵抗力、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减少尿道操作。尤其是女性糖尿病病人,由于尿道较短,感染机会比男性多,为了防止感染,应尽量注意卫生,特别是在妊娠期间。

因此对于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我们内科医生及糖尿病患者本人均应引起高度重视,在诊疗过程中应提高警惕,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

(1)应积极控制血糖,积极治疗各种并发症。对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查尿常规,对尿液检查白细胞>10个/HP者,应警惕泌尿系感染的存在。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多饮水、勤排尿,保持外阴部清洁。

(3)有神经性膀胱者排尿时按压下腹部,以促进尿液排净。尿潴留严重者要予导尿,使菌尿尽快排出,以利于感染控制。但应尽量减少插管次数及保留时间,给予抗生素膀胱冲洗,应用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铵等,待感染控制后,可考虑耻骨上膀胱造瘘。

(4)定期检查尿常规,以便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一旦发现尿路感染,要先做尿细菌培养和药敏,再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避免不做尿培养,而盲目使用抗菌药物。否则,既影响治疗效果,又可造成细菌耐药性、菌群失调及二重感染。

(5)对合并有肾病和肾功能不全时慎用或禁用损伤肾脏的药物,如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糖尿病并发泌尿系感染鉴别诊断

糖尿病患者的肾盂肾炎与非糖尿病临床表现相同,但糖尿病并发坏死性肾乳头炎较非糖尿病患者明显增高,坏死性肾乳头炎是一种较少见的急性严重感染、肾乳头缺血坏死引起的病变,临床有发热、血尿、脓尿、尿中有坏死后肾乳头碎片、肾绞痛等症状,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者常伴少尿或无尿。当糖尿病患者有泌尿系感染而肾功能迅速恶化时,应警惕急性肾乳头坏死的可能。

糖尿病并发泌尿系感染饮食保健

让患者及家属了解在糖尿病的治疗中控制饮食的重要性。让患者加强自我管理,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为其制订饮食计划表,坚持少量多餐、定时、定量、定餐的原则。食物要多样化,控制总热量,合理膳食,提倡粗纤维饮食,提倡食用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用油,多食绿色蔬菜。

鼓励患者多饮水,1 500~2 000 ml/d,保持排尿1次/1~2 h,以达到冲洗膀胱及尿道,避免细菌在尿道停留而生长繁殖。合理饮食,增加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每日开窗通风,减少感染的机率。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