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详细

颈淋巴结结核(瘰疠)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淋巴,颈部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急性非化脓性一过性颈淋巴结肿胀 淋巴结肿大 脓肿 皮窦道 溃疡
  颈淋巴结结核(tuberculosis of lymph nodes)中医称为“瘰疠”。结核杆菌多由口腔(龋齿)或扁桃体侵入,在侵入部位临床上多无结核病变可见。少数继发于肺或支气管的结核病变。临床以局部淋巴结寒性脓肿为主要表现,较少出现低热、盗汗、消瘦等全身中毒表现。晚期淋巴结干酪样变,破溃后窦道经久不愈,有豆渣样稀薄脓液排出。本病须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在规范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妥善切除感染的淋巴结或刮除窦道,可促进病愈。
典型症状:急性非化脓性一过性颈淋巴结肿胀 淋巴结肿大 脓肿 皮窦道 溃疡

颈淋巴结结核症状诊断

    一、症状

颈部一侧或两侧有多个大小不等的肿大淋巴结,一般位于颌下及胸锁乳突肌的前、后缘或深面。初期,肿大的淋巴结都相互分离,可移动,较硬,无疼痛;病变继续发展,发生淋巴结周围炎,淋巴结与皮肤及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各个淋巴结也可以相互粘连,融合成团,形成不易推动的结节性肿块;晚期,淋巴结干酪样变,液化而成寒性脓肿,继之破溃,形成不易愈合的窦道或溃疡,排出混有豆渣样碎屑的稀薄脓液。窦道口或溃疡面具有暗红色、潜行的皮肤边缘和枯萎、苍白的肉芽组织。临床上常同时出现不同阶段的结核病变的淋巴结。

患者多无显著的全身症状,少数患者可有低热、盗汗、食欲不振,消瘦等全身中毒表现。

二、诊断

根据结核病接触史及局部体征,特别是已形成寒性脓肿,或已溃破形成经久不愈的窦道或溃疡时,多可做出明确诊断。必要时可做胸部透视,明确有无肺结核。对小儿患者,结核菌素试验能帮助诊断。

颈淋巴结结核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致病菌主要为人型结核菌。牛型结核菌感染是由于饮用未消毒的病牛乳而来,我国少见。其传染途径有2条:

      1.经口腔、鼻咽部等处感染

结核菌可经上呼吸道或随食物在扁桃体、龋齿等处形成原发灶,通过其黏膜下丰富的淋巴网,感染颈部的浅层、深层淋巴结。颈部的任何淋巴结均可受累,但那些位置较高的、恰好在下颌骨下方的淋巴结是最常见的发病部位。原发灶临床上多数已不易查出。


2.经血行、淋巴播散

也可由于肺部原发性结核灶经淋巴或血行播散所感染;还可由于纵隔淋巴结结核,经淋巴管上行感染,此时主要累及锁骨上或胸锁乳突肌下段深部淋巴结。

二、发病机制

淋巴结是机体的周围免疫器官之一,有过滤作用和产生淋巴细胞。结核菌初次侵入机体,特别是进入淋巴结后,可致敏其中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使其增生繁殖,发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而分泌淋巴因子、抗体等活性物质。还可激活巨噬细胞,增强其吞噬和杀菌能力。这样,通过增强了的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力,在病灶内结核菌量不大,组织损坏小的情况下,结核菌就被消灭,病灶基本消散,或仅残留少量纤维组织。

在结核菌聚集较多的部位,组织可以发生干酪坏死。坏死组织少时可被吸收;坏死组织多时,周围可形成纤维包膜,以后还可部分钙化。

在抵抗力低、病灶菌量大的情况下,病变继续发展,干酪样组织可以液化,形成脓肿。穿破淋巴结包囊,感染周围组织,或向体表皮肤溃破。病变可迁延不愈,好转、恶化过程反复交替进行,形成瘢痕瘘管,经常排出脓液。

       颈淋巴结结核预防

按免疫计划接种卡介苗,提高机体抵抗结核杆菌的能力。


2.积极搞好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3.加强营养,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

4.加强个人防护,避免与结核病患者的直接接触。

5.注意口腔卫生,早期治疗龋齿、扁桃体炎等。

颈淋巴结结核鉴别诊断

如只有颈淋巴结肿大,而无寒性脓肿或溃疡形成时,诊断常较困难,须与急慢性淋巴结炎、恶性淋巴瘤、颈部转移癌等鉴别。

1.急性和慢性淋巴结炎 多见于儿童。急性期常有高热、不适,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局部淋巴结处有发红、发热、压痛。一般多由扁桃体炎、口腔龋齿感染等所引起。用抗生素治疗后很快消退。

2.恶性淋巴瘤(霍奇金病、淋巴肉瘤、网织细胞肉瘤等) 是淋巴系统的原发恶性肿瘤。初期有35%~80%患者表现为颈部有1个或多个无痛性的肿大淋巴结,质硬,可活动。随后颈部肿大淋巴结逐渐增大增多,彼此融合成团,呈结节状,活动度减少,甚至固定。随病情发展,可出现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尤以腋下、腹股沟和纵隔淋巴结多被累及。并常有胸、背或腹部疼痛,脾、肝大,腹内肿块,以及发热、贫血、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无力、夜间多汗等全身症状。

3.颈部转移癌 转移癌多占颈部恶性肿瘤的3/4,多见于成人。其主要特征是颈侧区或锁骨上窝出现坚硬的肿大淋巴结。初起为单发,无痛,可推动;以后呈进行性长大,并很快出现多个肿大淋巴结,侵犯周围组织,肿块呈结节状,固定。可有局部或放射性疼痛。晚期肿块可发生坏死、溃破、感染、出血、外观呈菜花样,分泌物为血性或脓血性,有恶臭。

4.放线菌病 常继发于牙齿感染或口腔外伤。下颌或接近下颌的面部出现单个、质硬的不规则肿块,可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压痛或无痛,表面皮肤静脉淤血而呈紫红色,可与或不与肿块粘连。肿块中心坏死液化形成脓肿后可有波动。溃破形成多个窦道,经久不愈。窦道排出少量稠厚或稀薄带黏性的“硫黄颗粒”,压之易碎。邻近淋巴结可肿大压痛。

颈淋巴结结核饮食保健

1、颈淋巴结结核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加强营养,供给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食品;注意休息和生活规律的保持等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颈淋巴结炎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用户登录